燃点爱心,照亮四方
——记“爱心基金”小银行活动
佛山市高明德信实验学校少先队大队部
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,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讲话精神,结合教育部周济部长荣辱观进课堂的精神,以学生行规教育和创建和谐校园活动为载体,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,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,在学生中树立起道德新标杆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,引导队员关心家乡建设,与创建和谐高明共奋进。我校少先队开展了“爱心基金小银行”活动,让德信实验学校师生奉献一片爱心,给本校的贫困学生捐资助学,使他们感受到德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,体会到人间处处有真情。
一、活动构思:
虽然我们生活在富裕的珠三角地区,但是,我们身边还有个别家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挣扎在贫困线上,孩子生活在贫穷的阴影下。他们的遭遇不但应该得到我们的同情,还更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。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,但“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”只要我们把身边的力量动员起来,那么这些从小就备感生存压力的孩子就能得到阳光的照耀,而我们的小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感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唤醒。同时,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。学校正在开展绿色环保活动,垃圾进行不可再生和可再生分类处理,我们可以抓住这个契机,引导学师生不但要保护环境,还要节约能源。各班、各办公室把收集的废纸、废瓶罐等可再利用的废品统一集中起来卖给废品站,所得的款项全部存进“爱心基金”小银行,以帮助有需要的同学。
二、活动内容:
1、充分利用“红领巾”广播站做好宣传工作,利用国旗下讲话向全校师生发出活动倡议。
2、各中队积极组织开展活动。
3、大队开展现场捐款活动。
4、开展爱心义卖活动,所得款
项一部分用于到街道敬老院开
展关爱老人活动,一部分存进爱心基金小银行。
5、各中队做好调查贫困学生家庭情况工作,按照优先照顾孤儿、单亲、顽疾学生的原则将申请资助学生的名单报少先队大队部,然后大队部在进行比较确定受助学生名单,发放爱心助学款。考虑到受助学生的感受,不公开发放,只通知家长、班主任及学生本人。
6、各中队做好日常废品收集工作,把卖废品的钱存进爱心基金小银行,使爱心活动一直延续下去。让同学们在勤俭节约的体验活动中发扬助人为乐的传统道德精神,学会关爱他人,为他人着想。
7、每年发动全体老师和学生捐款充实基金库;各办公室的废旧报纸、废品由少先队大队收集起来变卖所得,捐入扶贫助学基金会。基金会由少先队大队管理,日常买一些学习用品送给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,让他们体验到学校的关怀和集体的温暖。
三、活动成效
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,学校德育组都布置各个班主任了解本班学生的家庭情况,特别是家庭的经济情况。如果了解到学生是孤儿、单亲、长病久治的家庭的,在第二周内要进行家访,实地了解情况,及时掌握真实的材料。学校把各班的家庭贫困生造册登记,召开学校行政会议,讨论落实书杂费的减免对象,落实帮扶措施,解决贫困学生实际困难。
爱心基金小银行自2005年10月成立到现在,共收到爱心捐款30148.25元,已经资助了我校特困学生82人次,发放助学金15263元。此举,极大地减轻了家长的经济压力,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。此举,极大地减轻了家长的经济压力,有效地解决了部分贫困家庭的近忧,让求学的学子看到了希望,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,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。例如:杜璐妍等4名孤儿,我们在帮他们争取到团委一个学期300元的助学金后,还是认为其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抚养她压力还是非常大,于是我们的爱心基金专门每学期补助他们200到300元的生活费用,再争取饭堂老板的支持,减免了他们所有的伙食费;六年级的张剑豪父母双方离婚后再重组家庭,他只靠70多岁的爷爷抚养,06年他不幸患上了肾盂炎却无钱医治,这时候我们大队部了解到这情况当即从基金里拿出2060元送到医院;六年级的李冠锋同学生活在单亲家庭,母亲靠打散工独力抚养他们2兄弟,06年李冠锋同学不幸得了急病需要转院到佛山市一人民医院住院,我们在每学期给与他200元生活补助的情况下再给他送去了2000元解急。
而学生在参与爱心基金筹款活动中,全体师生更是以创建和谐校园,和谐高明为己任,懂得了传播爱的意义,让“爱”植根于细微的实际行动当中,懂得了一方有难,八方相助的道理,明白“我是德信小主人,我以德信为荣”,用真心去关心学校的发展,关心身边的人,关心高明近年来所取得的飞跃发展,用行动支持和谐校园、和谐高明、和谐社会的建设.而受助的学生对爱、对集体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,他们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实际的行动回报身边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