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心海扬帆
住在深山有人问,每逢佳节笑开颜
[2012-11-21 ]
 

重阳节前后,共青团高明区青年志愿者敬老助残组深入山村,开展送温暖敬老助残活动,得到当地村干部的重视和支持,他们引领志愿者逐户走访慰问老人和残疾人,给十四户老人家和残疾人送上节日慰问品,所到之处,场面感人,欢声笑语。

一、 精心策划

节假日上门慰问孤寡老人、残疾人,早已成为志愿者敬老助残组的常规活动。敬老助残组组长冼彩芳是一位资深的志愿者,近来,她刚刚带领组员结束中秋节给孤寡老人送月饼活动,又召集阿宝、阿容、阿婉等志愿者骨干,筹划重阳节敬老助残活动。原先第一活动方案,

准备发动经营高明特色濑粉的老板捐赠濑粉,到杨和镇一个山村,与老人、残疾人聚享高明特色濑粉美食。由于场所条件所限,这方案被取消;为了创新活动项目,她们又构思了第二个活动方案,选准一个小山村一户老人家作活动点,购买好肉类菜肴等食品,由志愿者亲自下厨,把村中多位老人、残疾人邀来,齐齐欢度节日。但由于老人家中炊具所限,这方案又不能实施;满怀敬老助残激情的志愿者骨干又集中开会,集思广益。终于,一个新的活动方案脱颖而出,他们敲定在杨梅旧井头圩雄英酒楼设三席菜肴,把邻近的石坎村14户老人家、残疾人请到酒楼,同享天年之乐。

以往的慰问活动,志愿者总会带上慰问礼品送给老人、残疾人。今年送些什么礼品?她们丝毫不马虎,经过一番深思:现时是深秋,天气转凉,特困孤寡老人需要御寒被服、老人家残疾人需要一些看家的常用外涂药品、老人家喜欢热闹驱除孤独、、、、、、。根据需求,棉被、毛毯、风油、数字点播收音机以及一些腊味等食品,是这次活动的最佳慰问品。但要购买这些物品,需要一定的资金。然而,志愿活动是没有经费的。敬老助残组志愿者大多是低薪打工一族,她们以往的活动是依靠社会热心人士的捐助。这次活动同样不例外,几位志愿者骨干聚在一起出谋划策,发扬团队作战精神,分头进行公关活动,争取社会热心人士的支持。精诚所致,金石为开,在她们的感召下,健乐餐厅老板何少文捐助1600元,隐名氏捐助1200元,个体亚华捐助500元,广州一对警察夫妻送来了3个大蛋糕,高明区安通站场有限公司捐赠5张棉被和拉舍尔,跃华中学黄帅、高东红、卢伟芬、冼翠珍、薛美卿、苏世荣、仇冠忠七位老师以及余红英、蔡建霞、程远冰、何韵基、梁三妹、黄少群六位热心人士捐赠15台数字点播收音机。至此,一切准备就绪。

二、 用心启动

20121021上午8时,敬老助残组志愿者吹响集结号,个个依时集合在区社保局旁一条小巷,大家七手八脚将慰问品搬装上车。来自跃华中学的陈吉斌老师还特意将亲手写的“共青团高明区志愿者敬老助残组”的红标语,端端正正地贴在参与活动的车辆后背,非常醒目。一切都准备好了,领军人敬老助残组长冼彩芳就今天的活动程序、分工、注意事项作了简短的部署后,志愿者分乘五辆车辆,驱车向几十公里外的杨和镇石水村委会石坎村出发。

上午930分到达石坎村。这里山青水秀,环境优美,没有污染。由于没有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,村人长寿者众多。为了抓紧时间,志愿者无暇欣赏山村自然风光,在一位村干部的引领下,志愿者整肃义工服装,扛着队旗,提着慰问品,开展对14户对象进行逐一探访慰问。

首先探访的对象是一位下肢残疾的何泽初。初叔居室矮小,约有十米平方。居室虽然矮小,但很整洁光亮,室物摆放整齐有条,看得出这位残疾人追求人生、勤劳、乐观。其实初叔对志愿者并不陌生,当中几位志愿者早已是初叔的朋友了。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,老朋友相见,初叔今天的心情是显得特别阳光,无法收起笑容,情不自禁谈说起年内的生活状况,多亏党和政府的关怀照顾,现在有低保金保障生活,有残疾人专用车代步,日常的生活和出行基本无问题。

离开初叔的居室,志愿者马不停蹄探访了孤寡老人李贵源和何玉良、聋哑人何宝松、精神病人黎兰弟等十多位老人残疾人,每到一处,志愿者都象亲人一样,与他们聊天、拉家常、问寒暖,去到哪里那里就热闹非常,慰问中不时引发的欢乐笑声和村中被惊吓的犬吠声,汇成一股交响声浪,回荡在山村横街小巷,不少村民牵着小孩或抱着孙孙,都来凑热闹,整个山村顿时热闹起来。

快乐不知时光过,按计划探访完对象,这时已是中午11点了。这时有人提议在石坎村文化室前拍一张志愿者合照,用以见证今天的活动。这提议立时得大家的响应。正当大家围拢到文化室大门前的场地时,一个意想到到的小插曲向我们袭来:只见一位赤着脚板,拄着拐杖的老婆婆,精神矍铄地走近我们,自我介绍今年九十岁,是村中最高龄。这位高龄婆婆的突然出现,令我们感到非常惊讶和尴尬。由于事前对老人调查摸底工作的疏忽,不够认真过细,竟然连这个最高龄老人漏掉,以至于没有预备慰问品。出于自责,大家马上围着婆婆问寒问暖,有的亲切地扶着婆婆,有的和婆婆并肩合照,有个急中生智的志愿者,将一张百元人民币塞进婆婆的口袋……

三、 开心欢聚

这次活动方案既保留以往逐户逐人的探访方式,又创新性地把探访对象集中在一处,设菜肴饭席招待他们,这是敬老助残活动的新亮点。这样既可以提升活动的气氛,又使大家通过零距离的交流情感,增进互敬互爱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中午12点正,志愿者把老人家和残疾人接到邻近一家叫雄英酒楼后,首先在酒楼门口合照全家福。然后把他们迎入酒楼厅堂。酒楼厅堂早已按要求把三桌菜肴品字形摆开,志愿者刻意与老人、残疾人交错相坐入席。席前,大家畅所欲言,有讲不完的话题,气氛温馨融洽;席间,志愿者不时给老人、残疾人夹菜盛饭,斟茶添酒,亲如一家;席后,志愿者摆上节日蛋糕,点燃烛光,随着大家吹灭烛光,一齐分享甜美的糕块。最后一个压轴项目,就是给他们每人送上一贴心的礼物——数码显示数字点播机。志愿者手把手教他们怎样开关播机。刹时间,整个厅堂响起老人独钟的粤曲,他们笑着听着,个个笑逐颜开,老人的烦恼和孤独淹没在悦耳的粤曲声中。

四、 内心思考

20121026,知名慈善人士李嘉诚在广东捐款启动仪式上致辞“贡献社会是一种福分”。他在演讲中说:“有人说现代人的心,比南极低层的水还冷。但我相信上善若水——公道和温情燃活在我们的道德良心之中,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愿意承担一点,仁心可以结合成为力量,必能建立自觉及健康的公民社会。”

共青团高明区青年志愿者这次敬老助残活动不是孤立无援,他们带上社会热心人士捐助的物品,探访边远山村的老人、残疾人,使这群弱势人群感到住在深山有人问,他们感到幸福,志愿者也从中收获幸福。诚然,助人为乐是自愿的付出,善意的传递。志愿者在策划组织这次敬老助残活动中,他们确实遇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,他们没有经费,自己本身又是一群打工的低薪族。最后还是他们发扬团队作战精神,开展公关活动,解决了活动经费。以后的活动中,他们肯定又会遇到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(钱)的困局,当然,他们仍会得到社会热心人士的继续捐助。但这毕竟是民间层面,政府财政是否可为这支志愿队伍出点子?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0一二年十月三十日

 
活动公告
 
 
 
 
版权所有:共青团佛山市高明区委员会  联系电话:88822462   Email:gmtw@163.com